圖片來源:“猪”字的来龙去脉与前世今生终于搞清楚了
對於豬的形象,在漢語用法上是相當貶意的
奇怪的是
文字上卻處處有代表豬的「豕」字
尤其以家的寫法特別標示
住屋的地方有豬
就是家
為什麼不是人?
這麼喜歡豬的嗎?
那為什麼不喜歡二師兄啊?
根據中文系傳統說法
家中養豬就代表有個家
但真的是如此嗎?
家裡養豬在台灣早期社會也要是小康的農業大戶
一般人其實不會養那麼多豬
畜牧業也以牛羊為主
大量養豬好像不太能代表一個族群的形象
因此根據豬圖騰的顯示
豬圖騰多半是野豬或山豬這類兇猛的野獸
動物崇拜也多以最勇猛的象徵動物
那麼家裡養野豬
似乎就有具體上的衝突
再讀到華夏文明與漢字起源書中提到
滿州女直人一直都有野豬崇拜
除了自稱自己是豬人
其他族也稱女直人是豬人
他們會穿上野豬獠牙的飾品
甚至姓氏中「薩克達」是母野豬的意思
「努爾哈赤」是野豬之皮的意思
努爾哈赤的兒子叫「阿其格」是公野豬的意思
另外突厥語稱東北女直族為「通古斯」也是豬的意思
由此可見滿人對豬的確是尊崇的態度,並引以為傲
金史中豳王(讀音賓ㄅㄧ)就是豬王的意思
而金人女直族姓氏「完顏」、「兀顏」到了中原後改漢姓為「朱」
金史也記錄「兀顏曰朱」用朱代替豬的字。
書中溯前時期發現
秦二世皇帝名為「胡亥」,亥字本意是豬
再上至周王朝,周人住在豳區,自稱豳人
再上至商王朝,殷商祖先名為王亥,雖是鳥人形象
但是亥為豬形象,指的是王豬,就是王中之王
再上至神話時期的夏代
禹的妻子「塗山式」傳說是山中神豬變化而成
塗山為女直族的姓氏,金史記為「朴散」
而神話中的伏羲氏,又稱「兀顏」也是野豬的意思。
後期女直族與突厥族的阿勒泰遊牧民族融合
他們稱古女直族為「通古斯人」慢慢發展成現在的蒙古人
蒙古人的蒙古包上也會有野豬獠牙的裝飾
紅山文化中的饕餮紋與勾雲器
其實就是野豬的臉飾和豬獠牙
獠牙便是「豕」字明顯的象形
而「牙」字指軍事統帥,牙將是大將,牙帳就是軍事統帥府
其中《尚書,君牙》是周穆王任用一位名為君牙的人為大司徒
可見君牙的地位相當高
由於野豬形象非常勇猛,性格暴躁,而且都是單獨行動
在台灣原住民的圖騰中,也是許多勇士的代表圖案
勇士也會把山豬獠牙作為首飾
再加上女直族首領都是自稱豬王
我覺得這個疑點就能釋出
家中有豬,意思是指居住區有個勇猛的首領
其中「宀」也不是一般住宅
而是蒙古包的外型
蒙古包裡有首領當家做主
才是家的完整含意
相較之下
家裡養白嫩嫩的豬隻
意思就顯得虛弱許多
另外有我有個兩個疑惑之處
1. 殷商祖先王亥是鳥人,跟豬怎麼搭上關係?
2. 為什麼豬的形象在後來漢人世界有這麼大的差距?
書上探討殷商時期的人們相信自己的祖先源自卵生人
也就是玄鳥鳳凰,因此王亥是鳥人
但是鳥的天敵是蛇
當時的人也會在居住區遇見毒蛇
甚是害怕
但是他們發現只有野豬可以直接把蛇當麵條吃
甚至會入侵許多蛇的沼澤大吃特吃
生氣起來也可以直接與兇猛的虎豹等野獸相抗衡
是戰鬥時非常勇猛的象徵
再加上以當時北方薩滿信仰中
吃什麼補什麼的概念
野豬吃了許多毒蛇,死後就會幻化成龍
作者認為龍是令人敬畏的象徵,並不是血統來自於龍
因此只有帝王一人可以當龍
其他人都不行
因此就算祖先血統是鳥人
野豬崇拜則是遊牧民族的勇士們
希望戰鬥時讓野豬賦予力量的象徵
作者認為動物崇拜多以遊牧民族為主
因為他們需要最兇猛的動物作為象徵
而身為奴隸的農耕漢民族
多半崇拜的是天氣或大地為主
並不會特地找動物作為圖騰崇拜
因此漢人文化中對豬是比較無感的
甚至人數眾多的漢人將豬的形象賦予了懶散、多食、死睡或好色等特性
異常的厭惡豬的形象
因此在遊牧民族漢化時
會特意避開使用豬或豕的字來代表自己的豬神崇拜
改成朱姓
私以為漢民族討厭二師兄
恐怕也是一種厭惡統治者的投射吧!
至於鳥人形象在遊牧民族中似乎敘述到了神話與起源
到底遊牧民族的鳥圖騰又是怎麼看呢?
讓我再細讀下去......
其他參考:猪图腾|一个被误读了千年的意象
留言
張貼留言